2017年上半年,江蘇省南京市建筑產業現代化推進工作緊緊圍繞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的指導意見》等文件精神,重點在政策宣傳貫徹、項目落實、示范創建、基地培育等方面開展相關工作,并取得了階段性成果。目前全市裝配式建筑領域已初步形成政策舉措落地、項目推進有序、監管制度完備、市場供需兩旺的良好局面。
標桿項目節材節能
位于南京市棲霞區的丁家莊二期保障房項目是該市知名的裝配式住宅項目。該項目占地面積約10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30.2萬平方米,建設合同額約5億元,建成后可以解決2600戶、約7480名低收入者的住房以及子女上學問題。
丁家莊二期保障房項目中,A28地塊的6棟高層樓房采用裝配式方式建造,層高27至30層,建筑高度為80至90米,總建筑面積約9.4萬平方米。截至發稿時,6棟裝配式保障房已經有5棟樓封頂,還有一棟在結構施工階段,預計將在10月全部封頂。憑借超高層與大體量,丁家莊二期保障房項目的6棟裝配式建筑成為江蘇省目前應用裝配式結構的在建工程。
丁家莊二期保障房項目由中建二局上海公司蘇憲新團隊“操刀”。該團隊曾憑借南京上坊保障房裝配式工程獲得“中國建筑工程魯班獎”和“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獎優秀住宅小區金獎”。據項目經理蘇憲新介紹,該工程6棟單體均采用預制裝配式剪力墻結構,預制部分主要包括外剪力墻、疊合板、疊合梁、陽臺板、陽臺欄板、陽臺隔板以及預制樓梯,主體結構預制率達到32%,裝配率達67%。6棟主樓戶型統一,即為標準化、模數化設計,可降低建造成本,提高建造效率。
“全省裝配式在建項目”的稱號加大了丁家莊二期保障房的施工難度。蘇憲新說:“體量和高度的增加不只是簡單的工作量增加,而是難度倍數級的提升,深化設計、穿插作業、吊裝及安裝精度控制等會更加困難?!睘榇?,項目部采取裝配式結構BIM深化、施工指導措施、構件精確定位措施、全高垂直度控制措施、吊裝申請旁站制度、灌漿工藝評定等控制措施,推進工程的順利建造。
裝配式建造為丁家莊二期保障房帶來了顯著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項目實現了水平構件預制裝配化,預制底板在工廠內預先生產,現場僅需安裝,不需再搭建底模板進行混凝土澆筑。因此,施工現場鋼筋綁扎及混凝土澆筑工程量較少,板底不需粉刷,支撐系統腳手架工程量僅為現澆板的31%左右,現場鋼筋工程量約為現澆板的30%,現場混凝土澆筑量約為現澆板的60%,節約工期30%以上。
項目還以三星級綠色建筑為目標,形成具有工業化特色和綠色、生態公租房社區。如通過提高建筑圍護結構隔熱保溫性能,降低建筑的供暖與空調能耗,在節能不利的五號樓都達到了70.53%的節能率。項目還全面應用太陽能熱水系統,每年提供生活熱水量為9147.7立方米。與采用天然氣相比,年節約費用14.34萬元,節約能耗57.5211萬千瓦時。
憑借超大體量與出色的經濟社會效益,丁家莊二期保障房項目被住房城鄉建設部列為科技示范工程,被江蘇省列為首批建筑產業現代化示范工程。項目預計2018年8月竣工。
裝配式出讓地塊達97幅
丁家莊二期保障房項目是南京市裝配式建筑發展的典型代表。今年,南京多措并舉,出臺了《關于進一步推進南京市裝配式建筑發展的實施意見》、《南京市裝配式建筑工程質量安全管理辦法》等相關政策和質量安全管理相關文件推進裝配式建筑發展。
此外,南京充分發揮市產業辦的統領與協調作用,市住房城鄉建設委、發展改革委、規劃、國土、房產等部門密切配合,逐步形成了良好的協調聯動機制。截至目前,南京已有97幅出讓地塊明確了裝配式建筑相關指標要求,總建筑面積約1345萬平方米,其中已完成出讓41幅,總建筑面積約493萬平方米,成品住房面積約187萬平方米。
全市各主管部門積極探索裝配式建筑管理模式,在規劃許可、施工圖審查、施工許可、質量安全監督到竣工驗收備案等環節均提供有效服務與保障。截至2017年上半年,南京采用裝配式項目43個,總建筑面積約475萬平方米,其中已竣工項目5個,在建項目38個。